热点新闻
工人日报记者卢越:定标尺 强保障 润人心丨2023记者看法院
2024-01-27 00:02  浏览:778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开栏词

他们,可能是一年来最忙的人之一,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深入审判执行第一线采访报道。

他们,肩扛“长枪短炮”,指间“笔走风云”,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他们,见证、记录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深做实能动司法,扎实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就是日常采访最高人民法院的“跑口记者”。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联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近期陆续邀请“跑口记者”讲述2023年采访报道人民法院工作的体会和感受,与读者一起重温他们在这一年的代表作品。

想看到这些“跑口记者”的庐山真面目吗?

想知道他们关注人民法院的哪些工作、案件和故事吗?

一起来围观吧!


工人日报记者 卢越


定标尺 强保障 润人心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回顾2023,一个个司法判决划底线、立规则、筑保障,涓涓细流汇聚成公平正义的大潮,点滴举措让法治信仰厚植于人心。

跳江救人自己却不幸溺亡,法院认定被救者应给予适当补偿,明确“英勇救人的行为值得肯定、褒扬和尊重”;夫妻一方患有艾滋病但在结婚登记前未告知,法院判决撤销双方婚姻关系,阐明公平正义、诚实信用……回望过去一年,人民法院通过个案裁判强调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定纷止争,对“和稀泥”的做法坚决说不,回应着公众对公序良俗的期待。

在我关注的劳动用工领域,最高法和人社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关系认定问题,集中阐明:根据用工事实认定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引导平台及其合作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

购买白酒后怀疑是假酒,能否“退一赔十”?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知假买假问题,最高法发布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不仅亮明了支持消费者维权的鲜明司法态度,而且给合理维权划了重点——明确以是否超出“生活消费需要”作为是否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的标准,为“退一赔十”划边界,让“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一个个司法裁判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鲜明地向社会表达出法律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善的社会风尚,并推动形成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

代表作品

【社评】不“和稀泥”,这样的示范让司法公正深入人心

本报评论员 卢越

跳江救人自己却不幸溺亡,法院认定被救者应给予适当补偿,明确“英勇救人的行为值得肯定、褒扬和尊重”;夫妻一方患有艾滋病但在结婚登记前未告知,法院判决撤销双方婚姻关系,阐明公平正义、诚实信用;在消费者多次表示不接受推销业务后通信公司仍电话骚扰,法院认定此举侵犯消费者隐私权,“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侵扰和破坏”……在民法典施行两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强调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定分止争,对“和稀泥”的做法坚决说不。

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的水平和效果,体现在每一个具体案件公正高效的裁判中。11个月前,最高法发布了第一批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涉及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生产生活等,让公众通过“别人的故事”,了解“这事法律怎么说”,理解“法院为什么这么判”,从而知晓遇到类似情况“我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典型案例都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样,本批发布的案例集中了民法典施行以来,法院审理的一批涉及英烈人格利益保护、自甘风险、高空抛物等案件,以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裁判,着重强调在社会交往中鼓励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在家庭生活中弘扬优良家风,在经济活动中遵循诚信原则、维护契约精神,就坚持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亮明了法律立场和司法态度。例如,陈某在网上多次公开发表针对戍边烈士肖思远的不当评论,法院认定陈某的行为侵害肖思远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鲜明表达了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的坚定立场。

民法典是“人民权利宣言书”。本批案例涵盖了人身权、财产权中的不同权利类型,既体现了民法典对权利保护的全面性,也是法院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的生动实践。在一起涉及“隔代探望权”的案例中,法院支持了老年痛失独子的原告夫妇探望孙女的诉求,阐明这一诉求“符合社会广泛认可的人伦情理,不违背公序良俗”。对这起近乎“家长里短”的案件,法院的判决对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民法典典型案例的发布,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和行为导向作用。一方面,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裁判尺度,为民法典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司法经验。尤其是面对热点案件、疑难案件、争议案件,指引各地法院不回避,不消极,不“和稀泥”,积极回应社会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司法需求;另一方面,民法典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个个典型案例让民法典条文变得鲜活生动起来,甚至可以成为面向全国的法治公开课。这些案例的公布,鲜明地向社会表达出法律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为公众提供行为指南,让维护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受到鼓励,让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受到惩戒,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善的社会风尚,并推动形成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近年来,最高法相继发布一系列典型案例——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涉及人脸识别等,强调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劳动争议典型案例点名超时加班,及时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有效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及劳动报酬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事案例,涉及父母对成年子女“啃老”能否说不、对劳动者就业实施地域歧视要不要赔精神抚慰金等,为行善者撑腰,让失德者失利,积极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司法裁判体现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回应着公众对公序良俗的期待。每一个个案公平正义的实现,都是法律权威的证明。一个个具体案件的裁判,有助于引领公众触摸法治脉搏,感知司法公正,最终汇聚成普遍的法治信仰,培植起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

《工人日报》(2023年01月17日 05版)

代表作品

办理典型一案 促进解决一片

最高法:加大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工作力度

本报讯 (记者卢越)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人民法院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典型案例,通过“办理典型一案,促进解决一片”,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各地法院精心部署、精准发力、集中攻坚,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法院共执结包含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在内的涉民生案件15.7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78.83亿元。

各地法院提供一站式服务,强化繁简分流,对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案件,积极运用简易程序和小额速裁程序,快立、快审、快执。充分利用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实行线上和线下并行、当地和跨域并举的便民执行模式,缩短办案周期。畅通执行快速通道,高效执结一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负担,节约诉讼成本,提高了执行效率。

各地法院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强化线上和线下财产调查工作,全面查控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财产信息。用足用好限制消费、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出境、拘传、拘留、罚款等各类强制措施,加大对规避、抗拒执行的惩戒力度。对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被执行人,依法予以制裁。发挥刑罚对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坚决依法严厉打击,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在强化执行联动方面,各地法院主动与各地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议事协调机构对接,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保持经常性沟通,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多措并举,高效协同执行。

《工人日报》(2023年05月09日 03版)

更多作品链接

为“退一赔十”划边界,让“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为父奔丧被辞退”写入最高法典型案例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从严惩处强奸、猥亵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封面设计:吕韶文丨编辑:张玉玲



发布人:1427****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