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法眼观察】用货币结算工资,不容搞变通
2025-01-08 10:41  浏览:519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央视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吉林一公司将企业内部的“消费券”以工资的名义向员工发放。该“消费券”的使用不仅定点定额限时,其指定的消费场所,据悉是该公司老板经营的另一家商场。这种“左手换右手”、拿“消费券”抵工资的做法,迅速引发各方热议以及网友的不满。

事实上,这并非一次偶发事件,此前亦有不少类似报道。有的用人单位通过“积分兑换”等手段,将员工应得的工资偷梁换柱,甚至有的还利用企业在用工管理上相对强势的地位,忽视员工的主观意愿和作为劳动者应享有的权益,强行“以物抵薪”。劳动者原本要拿到手的工资,变成了一叠花花绿绿的券和一些规则复杂的积分,暴露了一些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敷衍和轻视的态度,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应予以严厉禁止。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但为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妥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也给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划定了“红线”,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进一步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而我国的法定货币正是人民币。

在现实中,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法规规定,投机取巧,将“消费券”外观同样标记上金额作为工资结算,在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券”与人民币一般“1∶1”适用。难道这样“消费券”就算“货币”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消费券”也好,代金券也罢,通常是一种预付款凭证,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能兑换商品或服务,不具有货币的普遍接受性和流通性,“含金量”不能等同于货币,自然也无法“代”货币成为结算工资的方式。用人单位若以“消费券”“积分”等非货币形式结算工资,涉嫌违法,劳动者当然有权说“不”。

平心而论,企业发展不易,经营过程中也可能会遭遇一些波折,部分企业在工资结算时可能遇到困难。但这不是企业漠视员工合法权益的理由。前述各类在工资结算时的“小聪明”,看似精明实则短视,不仅暴露了用工主体法律意识的淡薄,还加剧了用工矛盾,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

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后,本就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不应被他人以各种形式剥夺或者变相剥夺。这不仅是法律的规定,也是对劳动者社会价值的肯定,具有供给个人及家庭生存的重要性。尤其是临近年关,“薪情”与劳动者的心情已经紧密关联,谁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工资被“缩水”。当劳动报酬权等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有权利拒绝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行为,除协商调解外,也可积极寻求有关部门和法律的帮助,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动仲裁甚至提起诉讼等。希望在权益保障的“组合拳”下,劳动者能“薪”满意足回家过年。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张雪莹)


发布人:ddf0****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