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之道
业界:医学科创成果转化亟需医工交叉人才体系支撑
2023-08-27 23:59  浏览:750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发布信息 广告合作 软文发布

医学科创成果转化的关键,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息息相关。

在近日举办的一场长三角医工交叉跨学科与成果转化会议上,多位业界人士表示,临床成果转化将成为大国科技跨越式发展背景下合理增加医生收入、优化完善医疗机构收入结构的必由之路,对于满足临床合理需求和释放临床创新活力有着特别的意义。

医工交叉怎么做

现阶段,脑机接口领域,较为精准地体现了医学与微电子、材料、人工智能(AI)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为此,脑机接口领域资深专家、西湖大学工学院副研究员杨杰告诉记者,脑机接口领域涉及几大关键要素,包括脑信号的采集、处理和神经反馈,“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研发出芯片和电极来对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和传输,还需要AI技术来将脑电信号进行解码,同时神经专科医生的验证也是重要组成。”

杨杰称,现阶段,脑机接口将更多考虑“工程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更加小型化、轻型化和智能化,“这就需要芯片满足高通量、低功耗的作用,才可以在最终植入大脑时不发热(发热会产生一定损伤),这就需要多学科医工交叉一同攻关。”

对于医工交叉的做法,杨杰表示,目前团队包括了临床医生、AI专家、硬件工程师等多方成员,团队会在每周一、三、五进行约2小时自由讨论,在花费了近半年时间的磨合后,成员才较能理解彼此之前的逻辑和语言,“这是医工交叉的一个必经过程”。

作为全球最早系统性地实践医学物理交叉学科的专家,昆山杜克大学医学物理教授、项目主任殷芳芳告诉记者,医学物理领域的人才,是医疗机构放疗师、肿瘤医师等队伍的重要补充。

“以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为例,临床医生最关心的是是否能从影像中看到病人潜在的的病情;其中,医学影像质量直接关系到诊断的精确率,也决定了病人早期的病情发现。”殷芳芳说,目前,这一领域的数据质控条件相对缺乏,数据合规的体系还不成形,亟需培养一批医学物理交叉人才。

医学新材料的交叉融合也是时下业界关注的热点。对于新材料在医学上的研发、应用,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郭云龙在谈及经验时告诉记者,一方面,无论是材料研究者还是临床医者,都需要多介入对方领域学习,了解更多跨学科知识,充分挖掘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另一方面,研发端、应用端和生产端需要全链条打通,这其中的高校协同就非常关键。通常,在材料改性等研发任务完成后,我们要将模型或(半成)产品推送给实验端,那么处于实验端的用户也需要及时进行试用并给予我们反馈,以便我们尽快进行理化性能的迭代。”郭云龙说,这些协同工作通常需要2~3轮的沟通。

跨学科人才体系

事实上,“交叉学科”在2021年1月正式被教育部新设置为第14个学科门类,该交叉学科代码为14,下设2个一级学科,分别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记者了解到,已有不少理工类院校开始探索医疗领域的交叉人才培养,并已进行了类似的学科规划与相关设置。

比如,上海交大医学院针对手术机器人、3D打印、AI影像诊断等前沿领域组建了多个医工研发团队,并探索出相关工作机制,推动医学成果迅速转化。再比如,去年12月成立的上海理工大学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也在近日发布了硕士学位招生简章,来培养更多医工交叉跨界领域的通识人才。

那么,医工交叉领域应如何形成一套系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接下来高校、科研院所可以有哪些具体做法?

海军军医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副主任张健东告诉记者,跨学科人才培养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上,建议建立以学历教育为基础、继续教育为补充的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注重临床与工程的场景化实践教育。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产品管理系主任蒋海洪也认为,当前,我国医工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应该基于学科交叉贯通、专业互补融合、人才多元复合等原则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体系。

蒋海洪对记者表示,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成果转化”“学科协同”的融合创新机制,突破传统学科壁垒,克服培养路径依赖,持续推进高校、医院、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资源共享与人才联合培养。

 

发布人:506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