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2022中国体博会丨访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
2021-12-29 10:51  浏览:2276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四十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体博会”)走过十二城,面貌早已焕然一新,规模得到提质升级,建设变化日新月异……

步入“不惑之年”,中国体博会选择移师厦门,将于2022年4月21-24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以奏响“破局·蝶变,演绎新时代体育产业”的华彩乐章,弹奏传统与新潮交融的时代旋律。

那么,到底第40届中国体博会相比较往届都有哪些新的亮点?在“十四五”的新形势下,其又会在展区规划设计上如何体现相关体育政策的要求?如何应对市场、企业、产品的多端转型升级,在展会建设、展商交流、展品呈现模式等方面作出创新变革式地调整?

12月28日,在2022(第40届)中国体博会媒体通气会上,展会主办方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向与会记者详细地介绍了展会的规划战略、主题理念、展区亮点、创新突破等各项工作的筹备进展。

以下,为此次专访的完整版文字实录:

Q1:过去的一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2021中国体博会和2021成都体服会这两个展会。二者无论是对行业发展、对企业营销还是对普罗大众来说,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也是体博会品牌开启“1+N”战略矩阵的第一年,结合回顾2021体博会、2021体服会,您能否评价一下“1+N战略”的运营经验与得失。同时,能否也展望一下2022年中国体育展会市场的发展趋势。

A1:“1+N”战略体系是在2021(第39届)中国体博会的周期提出的。其实就是在体博会被打造成为“主品牌”展会的基础上,新建立N个与全国各地政府、相关行业协会的强力支持和配合下的“子品牌”展会,以裂变出更多的举办城市和展览业务。

而2021体博会、2021体服会的举办时间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正处于全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节点,以此作为开启“1+N”战略矩阵的第一年。同时,积极向政策面靠拢,寻求体育内循环经济的新途径,开启体育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当时从总体来看,以2021中国体博会的举办地上海作为“1”,是源于对这个城市体育经济实力的深度了解——在这个前提下,看中了成都作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巨大潜力,选择这个新一线城市作为2021体服会的举办地,本来是抱着“试金”的想法,最后以某个区域为单位、逐个突破所达到的效果,也是超出预期的。

位于上海“四叶草”的2021(第39届)中国体博会举办场馆图

很明显,2021中国体博会当时还是延续以往的展会受众面,持续扩大在G、B端的市场空间。另外,“十四五”时期,体育市场的发展新特征已经凸显,原先的B2B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体育消费需求,市场上亟需一个偏向C端的展会,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此前,我们在成都举办的2021体服会由此应运而生。

可以说,2021体服会不仅是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培育的新IP,通过融入成都的体育消费特色,以场景复刻的形式将体育服务具象化,还打破了传统的展品展示形式,助力体博会的改革转型。与此同时,2021体服会既满足了政府政策的导向,又满足了参展企业C端传播推广的需求。展会结束后,政府部门与参展企业对2021成都体服会的评价普遍都非常高。

可以说,体服会的成功举办,从战略定位层面,确实很好地弥补了体博会定位的“真空地带”,真正实现上中下游产业链以及B、G、C三端受众的全方位覆盖。从这一点上看,今年“1+N”战略的尝试是成功的。

此外,站在参展企业的立场,最初让我们坚定地想到去实施“1+N”战略,其实也是基于当下大多数企业在品牌建设、品牌升级、品牌转型等方面的痛点问题出发,有目的地站在专业客观的立场,结合政策、市场、企业、产品、消费者等多方面因素的深度洞察,根据展会举办地的体育特色与消费理念——而选择在上半年举办体博会、下半年举办体服会的。当今年10月底2021体服会结束后,不少同时参展这两个展会的企业向我们反馈,为其带来了“1+1>2”的市场效益。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即“1+N”战略,对体博会主办方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来说,其实客观和主观上,都会是长期的挑战:

一方面,新冠疫情形势还不太稳定,体育会展业的经济状况也还未完全恢复,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面对同类型展会的竞争,“抢时间”去开辟出一条全新的策展之路,其实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2021体博会和2021体服会虽然二者之间的定位和目标人群是有所不同的,可纵观整个中国体育产业、中国体育用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势必会分散掉一些优质资源,在某些领域,又要想方设法去避免同质化矛盾的产生,就很容易影响到“1+N”战略最初的定位。

罗杰接受媒体采访

展望2022体博会和2022体服会,在经过这一年的“1+N”战略实践后,我们也累计了不少的运营经验——相比较2021年刚开始“双线作战”时的情形来说,肯定是更有自信的。再加上,今年相关体育政策的接连出台,自然而然围绕整个体育产业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框架体系,并给了我们新的市场“发力点”。得益于此,两大展会的“1+1>2”协同效果,相信在2022年这个周期将会有立竿见影之效。

通过市场调研反馈结果,中国体育展会市场未来的走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一线城市不再作为展会举办地的唯一选择,二、三线城市的资源配置结构近几年不断优化,很有可能成为“新起之秀”;

二、重复办展现象有望减少,特色型展会数量和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而且目标受众群体会更加精准;

三、将不断打破传统的品类规划模式——在展会上还原真实的产品应用场景,以“集成体”的方式进行展出;

四、伴随5G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云逛展”会更加流行,而且由于整个体育产业都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展会设计也会受此驱动,更加“科技化”、“定制化”、“现代化”。

Q2:2022中国体博会的主题是“破局·蝶变,演绎新时代体育产业”——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国体博会迎来了新一阶段的提质升级,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2022中国体博会的主题理念及展会亮点?

A2:关于“破局·蝶变,演绎新时代体育产业”这个主题,实际上,诠释的是一种创新思维。

“破局”,即我们希望能够打破业界对体博会的一些传统认知,这需要我们从以往的“舒适圈”走出来,在保证高品质、专业性的基础上,让这个已经历届39届的老展会,不再拘泥于体育领域本身,而是与旅游、教育、园林、军事、医疗等领域跨界融合,同时结合新生代人群的体育风尚,添加一些新鲜元素,比如“元宇宙”、“国潮”等,让这个展会除了满足政府、市场、企业的需求之外,也能贴近大众需求,更加接地气。

“蝶变”,是“破局”之后的一种进击,达到这个阶段,就说明体博会经过40届的风雨洗礼,其创新机制和能力已经迈上了新的征程。

至于“新时代体育产业”,其实也是在顺应国家由“十三五”向“十四五”时期的转变——新时期、新要求、新政策,体博会也得学会变通,开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体育篇章。

2022中国体博会除了设置健身展区、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以外,还有计划地增设以“十四五”政策为导向的政府展区,和科技元素凸显的数字体育场景区,这两大新展区可谓是展会最值得期待的亮点。

2022(第40届)中国体博会展区规划

当然,健身展区、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体育消费及展区这三大展区也各具亮点:

健身展区以“大健康生态全集”展开规划设计,聚焦青少年、老年人、女性等特殊消费人群的科学健身与健康监测问题,在这里,将以场景复刻、主题活动、论坛会议等配套形式多元化呈现;

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可以称得上是“政策市”的缩影,像碳中和、补短板工程、全民健身,包括最新颁布的“十四五”政策,凡是涉及到体育场馆及器材这一细分赛道且囊括在相关政策指导意见里的科技成果或最新市场动向,都汇集在这个展区;

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不仅保留了以三大球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还将会更贴近年轻一代的体育消费习惯,展示蹦床、手球、台球、攀岩、水上运动、航模等新大众运动,是传统体育与新时代体育的融合与碰撞。

Q3:此次已经是中国体博会第五次定档福建了,是什么让组委会对福建“情有独钟”,而选择在40届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移师厦门”?这届和前四次有何不同?另外,厦门方面给予了40届什么样的支持?

A3:回顾中国体博会40届的历史,总是赶在体育产业的转折阶段移师福州,1994、1998、2015、2016四顾榕城之后,体博会和福建、福州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和历史机缘。

2022年,在中国体博会即将步入“四十不惑”之际;福建厦门经济特区也已经成立四十周年——所以,与其说是第五次定档,倒不如形容是两位多年心有灵犀的老朋友之间的一次双向奔赴更为贴切。

进入“十四五”时期,推动内需经济发展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任务,而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潜移默化地加深了群众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拉动了体育用品消费的指数,使体育成为推动内循环经济消费的原动力。因此对我们而言,离开连续举办了五届的上海后,首站选择作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与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所在地的厦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其合作,注定是一次“双赢”的选择。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此外,厦门作为体育活力城市,一直作为“排头兵”,站在体育产业的最前沿——“十四五”政策方才落地,厦门就积极响应,出台了对应的体育产业、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有关文件,这与体博会响应政策的要求,也几乎是同频共振的。

2022中国体博会希望借助“十四五”这样重大战略转型的机会,重塑体育消费市场和商贸环境系统,从而帮助整个行业拉动内需市场,厦门市政府也希望通过2022中国体博会这个平台,进一步扩大厦门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力,让制造企业“走出去”。

厦门附近有世界远洋贸易货物吞吐量排名前二十的两大港口——泉州港与漳州港,可以帮助体博会达到扩大展会辐射半径,兼顾海外、港台的目标,稳固“1+N”战略的同时;厦门作为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新一线城市”会展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可以赋能2022中国体博会的提质升级;在厦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的运动鞋服、健身器材、网羽球类制造头部企业参展意愿都非常高涨,助力2022中国体博会招展工作顺利推进……

所以,无论是从合作时机、深度、广度、精度来说,相比较之前的4次有所差异。

当然,厦门方面给予第40届中国体博会的支持也是巨大的。由于福建省体育局和厦门市政府相关部门对这届体博会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因此,在对当地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等商业或非商业体系买家邀请方面,起到了中转枢纽般的作用,在招募福建体育产业集群、厦门当地体育用品企业起到了联动作用。同样的,也希望能发挥中国体博会的行业影响力,在此倡导QT地区的相关组织机构、企业等能以组团的形式,去厦门当地参观考察,以凝合多个地区的体育产业集群向心力,实现跨区域体育资源交互,助力内循环经济格局的早日形成。

Q4:“十四五”期间,中国体育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新局面”。第40届体博会将因循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哪些指导意见谋篇布局?

A4:第一,《规划》中提出了“全民健身水平达到新高度”。就这一点而言,2022中国体博会将重点打造体育公园、全民健身设施、公共体育场、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板块,坚持扩大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探索特色体育项目在展会上的推广模式;同时,将在观众邀请体系方面与之配套——将从商业观众体系、非商业观众体系、运动爱好者三个维度进行重点邀约。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第二,针对《规划》中提出的“青少年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一点要求,扩大对政府、教育系统的邀约,加强与院校的合作,添加各个展区校园体育的元素;展会期间,还将会举办以“青少年”人群展开的各项论坛、会议及主题活动。

第三,充分运用厦门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文化活动、体育艺术节等影响力,与厦门市政府展开合作,蓄力推动“体旅融合”落地,带动体育休闲消费,为内循环体育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Q5:据悉,2022中国体博会的参展商中有很多是40届的老展商,加之老的贸易伙伴和合作伙伴——陪伴中国体博会一路走来,他们对中国体博会有着深厚的情感,您想对这些40届无一遗漏的行业“老人们”说些什么?对行业“新兵”们,又有怎样的寄语?

A5:毫无疑问,我们要时刻感谢老展商对中国体博会、对组委会的信任与支持,这一路“风雨同舟”,共同成长,我们一直把这个行业基业长青的企业反馈记于心,也一直在寻求合适的机会,将这些宝贵的建议付诸于行。

2022中国体博会的招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阶段,我又看到了那么多温馨且熟悉的老展商名字。近期,在中国体博会的自媒体平台,我们面向老展商刊登了四十届的征稿启示,在这里我也呼吁企业积极参与——于组委会而言,我们是想以这种形式追忆那些难以忘却的峥嵘岁月,倾听企业的心声;于双方而言,也是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传播题材和契机。

对于“后起之秀”的新展商,我也同样表示感谢。正所谓“众人拾材火焰高”,只有行业各界齐心协力,紧密配合,才能实现行业及展会的共赢和繁荣——你们的踊跃加入,将为2022中国体博会添加新的活力与色彩,也希望2022中国体博会能给您带来超出预期的效益。

对于新老展商,我们同样怀揣着感恩之心,希望能与你们共同迎接“十四五”时期的挑战,努力创造属于体育制造业的“大时代”。

Q6:在您的工作生涯中,见证了中国体博会的成长——于您而言,40届一路走来,中国体博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比如每十届,都有什么样的巨大变化?

A6:中国体博会的变化方面,在此我简单说几点:

首先,与早年的中国体博会相比,现在的体博会与参展企业的互动更加良性、高效,行业规模更是今非昔比——得益于此,展会面积和规模都得到了大规模地扩容;

其次,办展形式更加多元化,从原先单一的展品展览展示,到现在的供需对接、投融资、国际贸易、跨界合作——从打造商贸体系的角度,是一种云泥之别的“质的飞跃”;

再次,40届12城——通过与多个举办城市的携手,吸收了不同地区的体育特色,了解了不同城市的体育消费特征,以此形成的体育产业链条不断深化,不仅承载了不同年代人群的体育记忆,还具有了时代传承性与行业前瞻性。

2012(第30届)中国体博会历史海报,北京

我个人是1995年开始从事中国体博会相关工作的,再回看这么多届中国体博会的发展历程,确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体博会始终紧跟国家改革开放步伐,在中国体育产业、体育用品业发展的任一阶段,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象征意义。

我认为,中国体博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3-1996年期间,中国体博会从单一的服装展示会转变成为了具有商业性质的贸易会,那时候基本都是在体育馆举行,展商邀请也通过发放通知的的形式进行招募;

第二阶段为1998—2000年期间,这时候,中国体博会已经开始向专业展会过渡,整体的展销形式以及招展模式都得到了升级,但由于这期间每一届中国体博会总是在不同城市间轮值举办,仍存在展商稳定性较差的弊端;

第三阶段为2000—2010年期间,这个时候,中国体博会的名字由原先的“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改成“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始向国际体育用品展会的水平接轨,并逐渐向大众化需求贴近。

第四阶段为2010年至今,中国体博会开始着重于构建不同的服务体系,也有计划地对展会规划和设计方面,进行多元化、全方位布局,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体育用品消费市场朝着线上的业态不断靠拢,销售比例不断抬升——在信息化革命的驱动下,企业、市场、行业都在变,因此展会也亟需变革,尤其是要在展会贸易形式方面有所创新,从而去适应时代的变化。

Q7:最后是一个与会展行业相关的话题。疫情对会展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展会有它存在的意义,是连接行业政府、协会、组织机构、企业、大众多方的良好桥梁,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依托于5G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云逛展”将有可能成为主流,作为会展行业的专家,您对此抱以怎样的见解?

A7:的确,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云逛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下,“元宇宙”的概念又逐渐兴起,客观地说,任何展会都具有开辟“线上”渠道的必要性。

我们看到,现在的“云逛展”模式,可能更倾向于借助直播的形式对外展示,相信往后的趋势是:随着VR虚拟技术的成熟,“云逛展”的呈现效果会更加立体、具象化。

但这种会展形式,短时间内,还无法达到线下展会的呈现效果。因为,一个完整的展会必须集展厅、商贸洽谈、社交、数据共享、论坛会议等多种功能兼备,可从现在的“云展会”来看,还远远满足不了这些要求。只能说,其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提升展会的灵活性和承载力。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云逛展”的形式,在疫情常态化的阶段还是要大力推广的,况且其成本低,无需场地租赁、展会装修搭建,可以缓解疫情给会展业带来的冲击和参展企业的硬性负担。可疫情过后,肯定还是要回归到线下展会,回归到实体展馆的——所以,我认为,“云逛展”目前只能是“加分项”,对展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事实上,要是从数字化方向来说,属于中国体博会的“上云”之路,还是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的。因为“云逛展”的前提是需要把大量的机动客户关系整理清楚之后,借助科学技术实现综合运营管理,可站在供需端的角度来衡量,会发现,行业内许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需要较高成本的,但中国体博会的举办初衷就是要覆盖体育用品业全产业链,监督“产品端”、“市场端”、“企业端”三端发展,这就意味着,一旦中国体博会开启“云逛展”形式,就会导致其与部分企业的发展方向相悖。所以,在这方面组委会的态度是“宁缺毋滥”、“谨慎行事”。

但是基于对“数字化”大势的考虑,2022中国体博会也将借助一些虚拟云技术,采用场景复刻的呈现形式来展示展品,并可能在中国体博会期间组织召开数字体育峰会,发布相关数字体育发展报告,为日后的“上云”奠定基础。

发布人:lia****    IP:120.230.8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