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艺委会人物专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2 15:37:05   浏览次数:1488  发布人:lia****  IP:120.230.82.***  评论:0
    导读

    陶艺家 朱乐耕人物名片:朱乐耕,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陶瓷艺术

    陶艺家 朱乐耕

    人物名片:

    朱乐耕,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待遇。多次参加国内外当代陶艺展,先后有四十余件作品获奖,并于2012年获文化部“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2013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艺文奖”。曾在中国、新加坡、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举办个人陶艺展。多年来其努力推动具有中国哲学内涵的当代陶艺创作,尤其是在当代环境陶艺的创作上卓有建树,不少大型的陶艺作品置放在韩国首尔、济州岛,中国的上海、天津、九江等城市的重要建筑和公共空间中,成为该城市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多年来其还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陶艺的国际交流,曾担任首届东亚陶艺展的策展人与组织者,并多次担任景德镇、佛山等多个产瓷区的国际陶艺展的组织者、策划者和评委会主任。还多次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许多国家的重要大学讲学。并积极参与国际间的学术对话,曾多次参加由文化部、欧盟文化组织、美国人文基金会、韩国文化中心组织的中欧文化论坛、中美文化论坛、中韩文化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并在论坛上宣读论文,扩大了中国当代艺术和陶瓷艺术在国际艺术届的影响力。其系列作品被国内外许多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Q=自由撰稿人 于伶娜

    A= 陶艺家 朱乐耕

    Q:您如何看待景德镇陶瓷大学与景德镇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

    A:放眼全球,才能吸引世界的目光。双年展的举办是极具前瞻性眼光的。陶大与政府的主导,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国内外陶艺家前来参展,带来新的观念、促进交流,有助于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城市软实力。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景德镇需要吸收外来文化,就像红绿彩、元青花也是外来文化,今天我们也要吸收。所以应该鼓励年轻人参与,通过双年展这一平台进行高水平的艺术交流,互相学习、借鉴、促进,突出国际性、学术性和当代性,这是未来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希望。

    Q:您出生在景德镇,父亲朱明是当地著名的陶瓷美术家,但您的艺术早已走向当代、走向国际,跋涉千山之后,再回望景德镇,是什么样的?

    A:景德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我们一定要了解它。我认为,景德镇是一个依靠市场经济的力量不断发展的城市。千百年来,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经济在促使当地陶瓷的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多,标准的变化、提高,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也得以进步。加之明清官窑的设立,丰富了景德镇陶瓷的工艺品种,带动了行业发展。皇家审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刺激下,景德镇不断有新的创造,宋代影青瓷、元明青花,清代的古彩、粉彩,每个时代都有源自特定历史时期的创新,景德镇的精神就是不断创新的精神。今天这个时代也需要新的创造,从事生产的作坊、企业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设计,让陶瓷不断走进新的生活。另一方面就是观念的探索,改革开放以后,国门大开,国际交流频繁,带来了许多新的艺术观念。大学应该是新潮流的发源地,应该研究新思想、培养艺术新人,使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从业者要沉下心来,探索研究实践,提升自己的工艺能力和设计能力也是重要的。

    朱乐耕|莲·和·韵(局部)澳门永利美术馆 “ 生命镜像——朱乐耕当代陶艺展” 2021

    Q:少年时在艺术瓷厂学习古彩,之后又成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您的作品注重突出传统文化、民族性和当代性,兼具陶瓷工艺性,您是如何从传统中生发,探索出新的、与时代契合的艺术路径?

    A:我出生在一个景德镇陶瓷艺术之家,受父亲影响,有机会进入景德镇艺术瓷厂,那里是景徳镇优秀的老艺人最集中之地,这段时间的学习经历让我娴熟掌握了景德镇传统陶瓷的工艺技法,为我以后的瓷上表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后来有幸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和艺术的表现手法,早期我从事陶瓷绘画和陶瓷器皿方面的创作和设计,后来开始关注环境陶艺的创作与研究。从民间到院校,不仅没有被传统束缚,还受益于传统。那些囿于传统的人,大多是没有深入传统,扎得够深,才能汲取到真正的养分。另外,我的视野没有局限在陶瓷艺术的范畴,陶瓷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比如线的表达,粉古彩都是画线的,“线”在中国艺术的表达里有很高的理论要求的,包括气韵生动,以及“线”的独立审美价值的表达,研究透彻这些知识也很重要。一定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溯源中国绘画,往前走,往回看,还要观察生活,接受学习现代艺术观念,才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朱乐耕|中国牛 114x65x135cm 澳门永利美术馆 “生命镜像——朱乐耕当代陶艺展” 2021

    这些年我不仅深耕传统,还将陶瓷艺术的观念、理论梳理成册,完成元青花、红绿彩、康熙彩等系列教材的撰写工作,我想通过这些教材,探讨如何学习、传承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运用这些优秀的遗产开拓我在陶瓷艺术方面的未来,进而探索本土化在当代的表达,这些传统的梳理总结是陶瓷从业者和艺术创作者极为重要的给养。

    从传统到当代,必须要有这个时代的语言符号,文化是人类共通的,处在交流之中,不断学习现代陶艺的观念,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去创造新的可以代表这个时代的陶瓷样式。艺术家的思想不是固化的,它是无边际的,在黑暗里摸索,不断开拓,推开一扇扇窗,观察、思考、综合,探讨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现代陶艺进入中国以后,新的艺术观念通过现代陶艺的形式传达,带给我们试验性的手法。艺术家与泥土对话,重新认识材料,关注陶瓷本身的土与火的语言,我觉得应该有更加丰富的陶瓷语言在建筑空间中展示艺术的魅力,进而开始对材料、釉料、陶瓷形态以及当代陶艺泥土多样性的研究。

    Q:您不断打破传统陶瓷单一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开创性地将陶艺作品布满空间,您为韩国麦粒音乐厅所做的空间设计也是中国陶艺家在韩国创作的第一个巨大公共艺术群,将陶瓷的工艺之美和材料之美与声音科学、现代艺术结合得非常好,请谈谈您在突破陶瓷架上艺术形式,把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当代性转化方面所做的尝试。

    A:陶瓷不仅是架上的装饰,它还可以拓展到很多领域,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陶艺与建筑空间及环境空间的关系。2002年,我受邀主持设计韩国麦粒音乐厅,与韩国知名的音响专家全镇龙教授合作,用陶瓷装饰音乐厅的内壁,成为音乐厅环境空间的一部分,不仅要考虑艺术的视觉呈现,还要使其成为最佳的音响。景德镇陶瓷自古就有“声如磬”的特点,我把它设计成抽象的、凹凸起伏的高温颜色釉色块,既有最佳的音响效果,又使音乐厅温暖而又绚丽。通过反复试验,我和全镇龙教授找到了最佳的声音传导方案,一般音乐厅的余音只有1.2秒-1.5秒,而麦粒音乐厅却达到了1.7秒,成为世界上首例用高温材质装饰成的音乐厅。

    四年时间,一百多吨瓷泥、一千平方米的设计,使这件作品成为《时间与空间的畅想》,也是我对陶瓷材料拓展空间的首次尝试。

    后来我多次把陶瓷艺术与空间环境、建筑融合,北京地铁站的红绿彩陶瓷壁画《万马奔腾图》,把过去那些绘画在碗盘上的红绿彩装饰延伸到地铁空间,契合了宋代陶瓷的艺术风格,由12块3米高的大瓷板拼接而成,克服了陶瓷工艺的限制,注入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让中国传统艺术回归人们的日常。还有上海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的60米长的陶艺装置壁画《惠风和畅》,泥板一片片飞舞,用抽象的陶瓷诗意地象征匆匆的旅客,随着电梯下行还有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在机场这样一个交通枢纽表达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态度。每一件作品,都是我的一个梦想,我会把自己对时代的思考、对生活的感受提炼出精神内核,塑造成艺术形态,精神文化比肉体更长久,作品是与大众的哲学对话,才能引起内心的共鸣。

    Q:《生命之绽放》中的花、《天水之境像》中的云,给人感觉您的作品不仅是陶艺,更是与空间对话,与人对话的当代场域,您是如何以陶艺实现环境空间的人性化,进而形成独特的“中国式”的当代陶艺语言的?

    A:探讨时代精神,以作品呼应。把陶瓷艺术与空间结合时,我常会思考两个问题,一是陶瓷材料是很古老的材料,人类对其的探索从没停止过,我如何突破创新?二是造物,艺术之美,自然之道,一直向前发展,那么今天在这种空间里,我所造之物如何与当代人、与空间对话?

    艺术创作都是基于艺术家的独立思考,这很重要,把陶艺跟空间以及人的活动关联在同一场域,观众可看可触可感。我在用陶瓷塑造文化、城市的符号,揭示事物的本质,空间亦是艺术家人格力量的外化。陶瓷材料未来应该要进入环境,成为陶艺环境,有新的空间的表述,艺术是探讨陶瓷更多可能性的,我们要走出过去的模式,这是一种新的探索。

    Q:2021年7月您在澳门永利艺术馆举办了《生命镜像——朱乐耕当代陶艺展》,“陶艺空间”这一艺术形式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您如何阐释“陶艺空间”这一概念及其艺术作品《生命之盒》、《莲之镜像》?

    A:“陶艺空间”是独立的艺术作品,我用陶瓷创造了这个空间,它打破建筑和环境的束缚,通过设计构建,使空间成为艺术形式的主体,在其中进行陶瓷材料的艺术表达和文化表达。

    《生命之盒》中我的表现符号体现的是生命蓬勃的力量,自然界中最无法抗拒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力量、成长的力量,竹笋破土而出的张力成为生命最重要的形式,所以我把作品冠以“生命”的主题。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li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