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经商之道 » 正文

    挪威的森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的戏剧和小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30 10:36:06   浏览次数:450  发布人:94db****  IP:106.39.83.***  评论:0
    导读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就从王维说起,他这首诗是公认的神秘,而神秘全部集中在了“返景”“复照”上。到底是谁“入深林”?是“人语”的源头——人吗?不是,压根就没看见人;又是什么东西“复照”?在挪威画家爱德华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就从王维说起,他这首诗是公认的神秘,而神秘全部集中在了“返景”“复照”上。到底是谁“入深林”?是“人语”的源头——人吗?不是,压根就没看见人;又是什么东西“复照”?

    在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画作《走进森林》中,观者只能看到两个粘连在一起、向森林中消失的背影,说是人不如说是“景”,眼看它就要消失在林中,不会有什么东西追进去,但是观众的视线像清场的管理员一样,兀自扫着人影的四周——树木、草、石头和青苔。挪威当然有青苔,只不过冻住了。

    约恩·福瑟有一部戏剧,会令人想到王维的诗、蒙克的画。戏开场时,首先有一个吹小号的人吹一些忧伤而悠远的号声,随后一个开车的年轻人,说着“我在开车,心情不错”,然后车子熄火,他走入一片树林,这时,原本就很昏暗的灯光更暗了,人完全融入深林并成为“景”。不久,不见人的“人语”响起,是一男一女两个年长之人在说话,他们谈论走进深林的年轻人,忧虑于他的去向,显然是他父母。又忽然间,一个年轻女子闪出,像“复照青苔上”一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跟着她的光将她脚下的每一块石头都打亮,她去跟青年男子说话,劝男子回去,二人从舞台上走到观众席里。小号声时时不断,两个人用观众们听不清晰的方式说着话,或者说争吵。

    远离戏剧的“套路”

    从1993年初涉戏剧创作起,聪明过人的福瑟很快就知道何为戏剧的“套路”,剧院都需要怎样的戏。嫉妒是最适合在舞台上表现的,两个人的世界还能维持太平,然后第三个人来了,观众就能感受到嫉妒的发生,戏剧性就出现了。在早期的《有人将至》里,福瑟使出这个手段,便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戏中的一对男女,远遁到偏僻的地方,特别想要和对方相处,可是“有人”要来,使他们感到不安。而且这个人真的来了,没有像萨缪尔·贝克特那样,无情地把人置入“等待”带来的存在困境里。

    过了一些年,福瑟就尝试突破自己。在《母与子》中,他写了一个田纳西·威廉斯式的剧本,不必第三人出场,母子之间用语言和语言之外的东西(所谓“留白”)互相折磨,母亲不只是像平常都能理解的那样,对自己牺牲在孩子身上的青春和事业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她并不想索讨回什么——一笔钱、一个决定或一种明确的态度,她只是不断地被缠绕进令他无法释怀的事情里,例如,她的孩子纯属意外所得。在她的喋喋不休中,孩子怀疑自己是否不该出生,这怀疑也把孩子缠绕住了。

    可是嫉妒和互相折磨终究不是福瑟的久留之地。那些外在和内在的冲突,对娴熟的戏剧创作者来说,写得再精妙,再多变化,也会进入自我重复,观众永远不会厌倦观看在情欲和嫉妒支配下人与人微妙的博弈,但戏剧家是否应该追求得更多?对福瑟来说,只有向更为纯粹的“人的存在”的主题进发,创作才是值得持续的。在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前不久,他出了一本用短句写成的很短的新作《闪耀》,并尝试了剧本排演。其中,靠着黑森林的神秘存在,属于人的世界得以进一步缩减,嫉妒、对往事的耿耿于怀,都难以出现了。

    剧中的年轻男子从“我开车兜风,感觉不错”开始,车停下后,他对森林有所发现。“现在真的是黑得不能再黑了,”他说,“在我面前,我看到了一个像人一样的东西的轮廓。一个闪亮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是的,黑暗中一个白色的轮廓,就在我的眼前……”他说,“我看到了一个人。”

    通常,确认需要来自别人,这也是纠葛困扰的开始。评论家必须从福瑟的各种最简单的表达里挖掘意义,福瑟或许也能料到,他写下的每一个“是的”“对的”“好的”都能被解读。“是的”说明此人不需要他人的确认,他自己确认自己,如同昔日的虔诚的基督徒。他所发现的闪光里不可能出现一个和他一样的活人,或一具僵尸,或类似的什么奇物,那闪光是沿着一条通往森林的小路,“一定会通往某个地方”的小路走进去,必然要抵达的。他说“我很冷”,也不是寻求安慰的,而是在发动观看他的人的感同身受。

    福瑟一直将舞台布景设得简单,使人物所处的环境不胜偏僻;他的人物的“看见”一般都是“以为看见”,为此就不难想象,这男子最终看到的东西主要呈现为声音:他父母的说话,这些话遵循的逻辑是奇怪的,支离破碎的,充满沉默和误解的,用美一点的词汇说是“梦幻般”的。最低限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传达出了不可交流的意思,语言被用来表达“语言无力表达”这一事实。福瑟曾说他写作时更多的不是在看,而是在倾听,这都不是什么稀奇观点,只是他抵达得比别人更远一些:他使人在他的叙事空间里不只看到对神秘的追寻,而且看到了对神的聆听。《神曲》一样的调性若隐若现。

    在倾听和冥想中感知神秘

    福瑟长得很像他的小说《Septology》里的主角、年高的画家阿斯勒的模样,梳个马尾辫,兜里装着鼻烟盒。阿斯勒开口说话时每每如此:“我看到自己站在那里看着这幅画……”充分的反身兼抽离,将“自己”变成了“我看到”的对象,换句话说,他每每在想象神如何旁观他。

    阿斯勒在画画,画面上出现一横一竖,一根紫色和一根黑色线,它们垂直交叉。“我看到我慢慢地画出了线条。”十字架隔出了空间,很奇妙,他感觉原本空无一物的地方因此有了神秘,又一个“我看到”,几乎宣告他进入了冥想状态,他在聆听,十字架在提醒他去追寻神的同时也让他明白了自己距神有多么遥远。于是他采取了信仰的方式: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深不可测的东西存在,相信他所知道的东西存在,存在于可感知的世俗范围之外。

    不知有多少评论家说,福瑟的写作最接近冥想,甚至有人称看过他的作品后,深深感觉他“写出了上帝的表达方式”。确实,阿斯勒对画作的冥想,在福瑟的笔下,会吸引读者去感同身受他所感受到的某种柔和的光,正如《闪耀》中的年轻人使观众感受他的冷、他的梦幻和闪光对他的吸引力。阿斯勒一直在背诵德国中世纪神秘主义者埃克哈特大师的话,等他不看画的时候,他去做一些十分日常的事情:凝望窗外的大海,回想童年,思考上帝,想起来去喂狗,煎肉做饭。他的妻子去世了,他想念她,同时又尽量抑制自己的想念。有个脾气暴躁的邻居会来访问他,这时的故事就很有贝克特的意味了:二人的对话反复出现一些词句,没有确凿的意义也不推进情节。

    福瑟是个勤奋律己之人,他始终有意识地与贝克特(以及哈罗德·品特等)保持距离,不过,这一点恐怕要结合他的信仰归属,才能看得更清。从1993年起,写了20年戏后,福瑟在2012年被挪威圣多明我会修道院接纳为天主教徒,而他在十几岁时就退出了在挪威居于主导的新教。在福瑟获奖后,挪威天主教会送上的一些值得关注的赞誉:例如,一位信天主教的学者、挪威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尼尔斯·海耶达尔说,福瑟一直是个成功的作家,而他选择了皈依,证实了他的作品里始终存在着“宗教的一面”,他说,并不是说作品在宣扬宗教信仰,而是福瑟使用的语言里,一直就有一种“神秘的存在”。

    这就是贝克特那里没有的东西。贝克特把人物的表达缩减为再少都嫌多余的语言,而福瑟笔下的话常常像一条滔滔不绝的洪流,把人物的话、内心独白和作者的旁观叙事搅在一起,而且往往“一逗到底”、不加句点。这语流虽然谈不上有什么意义,但也不是荒谬可笑的。《火畔的阿丽斯》里的这些语句,常常出现在评论者的引用之中:

    “我看到西涅躺在房间里的长凳上,她看着那些老旧的东西,旧桌子、炉子、木箱、墙上的旧镶板、朝向峡湾的大窗户,她看着这一切,却视而不见,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什么都没变,但一切还是不一样了,她想,因为自从他消失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她只是在那里,却不存在,白天来了,白天走了,夜晚来了,夜晚走了,她也跟着走,慢慢地走,不让任何事情留下太多痕迹,也不让任何事情有太大的不同,她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她想,是的,现在一定是星期四,现在是三月,今年是2002年,是的,她知道这么多,但日期是什么,等等,不,她不知道这么多,而且,她为什么要费心呢?她想,不管怎样,她还是可以安全、踏实地生活,就像他失踪前那样,但她又想起了他是如何失踪的,1979年11月下旬的那个星期二,她一下子又回到了空虚之中,她想,她看着大厅的门,然后门开了,然后她看到自己走了进来,1979年11月下旬的那个星期二,她一下子又回到了空虚之中,她想,她看着大厅的门,然后门开了,然后她看到自己走进来,关上身后的门,然后她看到自己走进房间,停下脚步,站在那里看着窗户,然后她看到自己看到他站在窗前,她看到他站在房间里,看着外面的黑暗,他站在房间里,望着外面的黑暗,留着黑色的长发,穿着黑色的毛衣,那是她亲手织的毛衣,天冷的时候他几乎总是穿着它,他站在那里,她想,他几乎与外面的黑暗融为一体,她想,是的,他站在那里……”

    “白天来了,白天走了,夜晚来了,夜晚走了,她也跟着走……”这些话每个人都会说,说出来的时候也总会带着厌世,带着世故者的颓唐,然而福瑟的耐心更好,更持续,从不抵达某个结论,让某种情绪图穷匕见——他可以把同样的观察行为放出又收回,再放出,再收回,让相同的描述一遍遍地出现。这时,画面开始不重要了,声音却响亮了起来。经历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后,读他的句子的人,不由自主地附耳去听了。

    如众所知,福音是靠听的,在对倾听行为的保持中,人相信自己听到了一些什么——那便是福音,人凭着持久的专注发现它,凭着冥想,将“我”抽干成为一个空的容器而去接纳它,被它充满。如何引导人们去进入这一状态,去相信有一个看不见的第三者恒久在场,是每个布道者负有的使命。基于此,另一位挪威主教的评语就更值得玩味:福瑟的作品使人在自我认知中成长,而且“学会用智慧的柔情去观察别人的生活”。

    在倾听和冥想中感知神秘,这一个体行为还可以使人学会柔情地兼容他人的存在。那些把个人套路玩得很转的文人,在公众面前免不了流露几许得意,然而福瑟从来没有。他常常提到“堕落的世界”(fallen world),然后说,如果神成为一个人的“现实”,他的信仰就达到了另一个层面,超越了成文的戒条和制度;他又对《纽约客》的采访者讲:自己眼里的天主教会,是抵抗那无法抵挡、碾压一切的经济强权——也是一种“资本主义神学”——的最有力的机构,它和文学艺术都是抵抗机构,但要比后者更强大。

    挪威文学的繁荣

    福瑟荣获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会带起一波对北欧的关注。如今的挪威文学恰在繁荣期,仅就作家而言就有四大名家:以多卷本《我的奋斗》打入欧美市场的克瑙斯高是最容易被想到的名字,此外,《外出偷马》的作者佩尔·帕特森,《第十一部小说,第十八本书》的作者达格·索尔斯塔德,也都早已作品丰富、声名稳固。约恩·福瑟,作为克瑙斯高的老师,同样在戏剧、小说、诗歌多个领域丰产。克瑙斯高自己多次说过,福瑟是让他懂得诗和散文的区别的人:有一次他把一首诗给福瑟看,福瑟说,除了里面的一个形容词外,其他都不是诗。

    读挪威小说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你对生活中一成不变的、单调的循环不那么悲观。130年前,挪威文学艺术界有过一次大爆发,其中的支柱人物是戏剧大师易卜生,但是,福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文字让神和神秘作为“现实”,让我更多联想到的是蒙克的挪威森林,以及和蒙克同时期的另一位文艺明星:克努特·汉姆生。

    读挪威小说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你对生活中一成不变的、单调的循环不那么悲观。克瑙斯高《我的奋斗》里的絮叨,帕特森《外出偷马》中的空旷感以及索尔斯塔德的小说里主人公不换气的持续牢骚,都是在对一些早已对言语感到困惑和疲惫的读者发言。130年前,挪威文学艺术界有过一次大爆发,其中的支柱人物当然是戏剧大师易卜生,但是,福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文字让神和神秘作为“现实”,让我更多联想到的是蒙克的挪威森林,以及和蒙克同时期的另一位文艺明星:克努特·汉姆生。

    生于1859年的挪威南海岸人汉姆生,在1890年写出一本很薄的小说《饥饿》,忽然从怀才不遇的穷小子,翻身成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文化名人。这小说和蒙克的艺术有着灵魂的契合,构成《饥饿》的全部情节的是一些完全无情节的个人讲述,一位贫困潦倒、自暴自弃的年轻作家在挪威首都四处漂泊,既没有信仰,又没有稳定的情绪,不停地撒谎又热衷于相信自己撒的谎。小说引发轰动之后,他缜密地安排各种演讲的内容和节奏,确保之后的新书继续巩固自己的成功。1892年,汉姆生的又一本小说问世,继续写一个人的狂乱冒险,此人在城镇、海边和森林里漫步,行事的动机模糊,与人为善为恶都无法解释,每每滑脱出理智而在想象中神游。这本小说的名字,叫《神秘》。

    飘浮在行星之间、感觉彗星的尾巴拂过额头,会是什么感觉呢?被太阳的魔力光芒吞噬,又是什么感觉呢?汉姆生的主角这样展开对神秘的思忖,一旦进入状态,就会狂喜异常,浑身颤栗。《神秘》至今仍在被改编成戏剧上演,读完这本书的人,就像看了蒙克的《呐喊》后一样,感觉作者濒临精神失常。汉姆生用一种接近“意识流”的笔法写作,不仅企图洞悉人们所忽略的、感知之外的东西,而且想要找到和表现它们——用一种常常使人感到云里雾里、十分神秘的方式。

    探触神秘,在纬度居高不下、风景一成不变地寂静寥阔的挪威,是一个绵长的传统。但汉姆生和蒙克的热情,是属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那时肆虐一时的思潮是要搞明白世界的一切,从地表下难以看到的地层到空中无形的电磁波,从人类种族的区分到性别、颅形等等的决定意义。可是如今不同了,福瑟对神秘的想象和描绘尝试,不是通过做亢奋无比的脑中实践,他不写通过酒精、毒品乃至精神分裂达到某种狂喜的个体,而是写冥想和倾听,或者更确切地说,写下一个在无止境地冥想和倾听的人的脑流中闪现的东西。

    探触神秘,在纬度居高不下、风景一成不变地寂静寥阔的挪威,是一个绵长的传统。福瑟对神秘的想象和描绘尝试,不是通过做亢奋无比的脑中实践,他不写通过酒精、毒品乃至精神分裂达到某种狂喜的个体,而是写冥想和倾听,或者更确切地说,写下一个在无止境地冥想和倾听的人的脑流中闪现的东西。

    形诸文字的时候,它们往往是平平无奇,甚至使人昏昏欲睡的,谈不上“跌宕起伏”,甚至谈不上有情节,可是看起来,福瑟的出版商、评论者和读者都对他寄予厚望,都迫切地希望从他这里看到一些被普遍遗弃的东西有所恢复。这些东西存在于倾听与信仰的彼此加强之中,存在于当普通个体依然把世界视为一片陌生的森林的时候,他们内心形成的精神状态之中。那个世界虽然神秘且难以揣测,却是一个整体。而约恩·福瑟,他在创作上的最高追求,也许就是把活得太娴熟也太无聊的当代人重新带往森林。

    《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

    [挪威] 约恩·福瑟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10月版

    《秋之梦:约恩·福瑟戏剧选2》

    [挪威] 约恩·福瑟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4月版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4d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